8月16日,我到了巴黎,据称这是世界上最浪漫的城市。8月17日,我一家从卢浮宫步行经战神广场、协和广场、香榭丽舍大街到达凯旋门,然后在凯旋门游玩,整整一天。
前一段,我一直漫步在绿树、喷泉、草地,美不胜收,有一点天安门广场和长安街的感觉。艳阳直射,虽盛夏,感觉暖暖的,有一个多小时。
第二段,香榭丽舍大街,时尚女性钟爱的地方,不太长的街道两旁布满了法国和世界各地的大公司、大银行、航空公司、电影院、奢侈品商店和高档饭店。
从宏观上看,整体感强,从卢浮宫远望香榭丽舍,可以通过协和广场和凯旋门直望到巴黎郊外拉德芳斯区的新凯旋门。
我太太和BY象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,流连忘返。2公里的大街,走它花的时间比20公里还久。两边的人行道每 都比当中的大大的路还大许多,人行道上法国梧桐非常高、大、整齐。街道两边的19世纪建筑,仿古式街灯,充满新艺术感的书报亭都为这条大道平添一种巴黎特有的浪漫气息
我太太、BY一家一家进,虽已没有买的欲望,看一下也是爽的。用我老家话来描述:她不是来买的,是来相(建瓯话看的意思)的。我则一家一家守门、观街景。
我的眼前是一幕又一幕的镜头,墙壁是透明的玻璃,好像水晶宫。五颜六色的街灯闪闪烁烁,远远近近,高高低低,时隐时现。汽车如风如龙,飞驰而过,车上的尾灯,似无数条红色丝带不断地向远方引伸。这边,明亮的橱窗里,陈列着锃锃发亮的金银餐具,红的玛瑙,青翠的碧玉,金刚钻在耀眼,古铜器也在诱人。那边,是美味佳肴,门口站着穿制服的服务生,美丽的花帘在窗后掩映。人行道上,走着不同肤色的人群,我发现这里黑人特多,不是旅游者,算是当地人,营业员、保安、服务生等等,至少三分之一。为什么这么多呢?因为非洲大多是法国殖民地,多是法语区,所以,一百多年来,非洲人先后融入,有的巳进入上流社会。
街人服装形形色色,打扮五花八门,都那样来去匆匆。这些人从哪里来?不知道!到哪里去?应该大多是外来旅游者。他们走在通衢大道,为法国送钱来了。
我徜徉在这热闹的街头,四顾灿烂似锦似花,这里好是好,但我家不在这里,到这要一万多公里,能天天呆在这?只能积许久钱,偶尔再到这里送钱、消费!
它美丽,但钱更美丽!厦门若也这般美,我用得着跑一万多公里?
总而言之,家乡要发展!个人要发展!邓公说得好:发展是硬道理!
别了,香榭丽舍,我愿意常来!但无心在这里久留,因为我们始终是外人!
评论